商贸

多地自贸区金融开放创新走出新路子

3月5日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(草案)》(以下简称“十四五”规划《纲要草案》)出台并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。其中,“金融”成为高频词之一,共出现63次,其重要性不言而喻。如何加强金融力量助推经贸务实合作,也成为两会热点话题之一。


深化经贸投资务实合作方面,“十四五”规划《纲要草案》提出,建立健全“一带一路”金融合作网络,推动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,支持多边和各国金融机构共同参与投融资。


近年来,我国多地自贸区金融政策助力外贸发展效果显著。例如:近日,湖北发布《支持中国(湖北)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若干措施》显示,在推动金融开放创新方面,湖北省推动自贸区改革创新,具体措施包括,“走出去”企业可用境外资产和采矿权为抵押物获得贷款等。3月1日,《中国(江苏)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》正式施行,其中规定,发展以数字化贸易为标志的新型服务贸易,发展保税展示交易、期货保税交割等贸易新业态、新模式,支持跨境电商发展。2月份,中国(广西)自由贸易试验区首批制度创新成果新闻发布会介绍,金融开放创新方面,广西自贸试验区推行“广西国际贸易‘单一窗口’‘跨境贷’助力进出口企业融资新模式”,为进出口小微企业提供纯信用融资服务,有效解决了企业资金问题。


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,我国一直在着力促进自贸区资金、人才、物资等要素的自由流动,逐步打通金融与国际市场的融通桥梁,极大地促进了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,助力了外贸的稳定。


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研究员赵亚赟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,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集中于支付基础设施、法律环境、投资人保护制度和金融监管等方面。值得注意的是,区块链技术也在“一带一路”贸易结算业务中发展非常迅速。当前这些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都取得了很大成效,“一带一路”贸易额不断增加,我国采取的以上举措都功不可没。


“由于各国文化和经济、科技环境的不同,当前金融互联互通方面还存在法律环境、会计制度、信用环境以及投资者保护制度等方面的差异。”赵亚赟坦言。


谈及在推动经贸合作的同时,构建多层次、多品种金融服务体系建设还应从哪些方面着手?赵亚赟建议,还应该扩大国内证券市场对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沿线国家的适度开放,让这些国家的资本能够从投资中国证券市场中获利,从而带动金融基础设施的发展,调动相关国家的积极性。


来源:证券日报


社交媒体分享

推荐阅读

热评